杨阿伟:基础扎实、素质提升激发内生力量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0-17 10:25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经济发展持续攀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将从1965年的3.27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765亿元。西藏经济发展具有独特性,必须立足实际,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其中,“强基础、提素质”,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关键。西藏经济的“根基”核心在于实体经济,它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区位条件下形成的智慧结晶。建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业九大产业体系以畜牧业、清洁能源、绿色产业、高科技数字、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藏医药、边贸物流、通用航空为核心。产业体系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保护生态屏障的坚实基础。夯实实体经济基础,重点是提质增效。实体经济是改善西藏民生的“稳定器”,是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压舱石”,也是凝聚人心、促进边疆繁荣的重要纽带。实体经济具有“绿色基因”,是西藏安全屏障的“看护人”。同时,也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助推器”,为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发展提供主要支撑。为巩固扩大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发挥关键作用。此外,实体经济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转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产业发展,为唐卡、藏毯、藏香等传统手工艺品注入了新时代的时代价值和经济价值。激发内生动力,激活自主发展的动力源泉。西藏发展的“动力”正逐渐从依靠“血腥起义政策”转向可持续的“产血模式”。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地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主引擎。西藏在中央支持和地方帮扶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培育地方内生力量:通过推进高原绿色农牧业现代化、清洁能源产业化、文旅融合提质增效,实现特色产业体系升级;依托地方企业的增加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拉动商业活力;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数字经济与创新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释放开放潜力,打造南亚大通道枢纽,深化“一带一路”节点功能;加强本地人才培养,促进农牧能力创新,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通过特色资源产业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科技提质“五轮驱动”逻辑强化、渠道高效畅通、人才本土化,有效打通“资源-产业-市场”链条,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西藏立足实体经济,激发内生动力,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强文化、兴边富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我们要在党新时代治藏方略指引下,扎实建设团结繁荣文明有序美丽、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作者为西藏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杨阿彩) (编辑:邓浩)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