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寻龙”日行万里,穿越回600多年的明朝
栏目: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25-10-25 09:45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戴上VR头盔,一秒穿越到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的南京,一睹“洪武之治”的繁华景象;步行前往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解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墓之谜……明代文化主题。它采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以1:1的方式真实还原明孝陵、明故宫、明城墙、大报恩寺琉璃塔等明代文化遗产。它再现了明初南京都城的宏伟规模和宏伟布局,让游客领略600多年前明朝的盛世繁华。 “上天入地”,穿越600多年参考《明朝那些事》。在明孝陵博物馆400平方米的沉浸式VR空间里,记者戴上VR头盔,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带翅膀的传说。可爱的“小导游”已展翅高飞,在明孝陵神道等待客人。在它的引领下,记者从明孝陵祠来到了600多年前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的明朝都城。进入明故宫,这是中世纪世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殿”。作为中国宫主的建筑,明代的下城是遵循秩序的典范。走在前面的神兽“小导游”为大家引路,很好的沟通。更棒的是,神兽“小导游”还会带你飞翔在天空,俯瞰丰富的风景。明代南京城。白天,您可以看到雄伟的南京明城墙。世界上“最大的城墙”应该是,包括城宫、皇城、都城、外城四层屏障。龙虎守卫着当时的军事重镇;夜晚,可以看到天灯升上天空,与灯火通明的南京城形成鲜明对比。向城南望去,还可以看到被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的报恩寺琉璃塔,绽放着灼人的光彩。神兽“小导游”不仅能带你“天上”遨游,还能带你“脚踏实地”探索。您可以穿越文化遗产——明孝陵,解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见证明孝陵主体建筑——相帝的宏伟以及后世的毁坏与重建。 “太神奇了!以前我只能在书本或电视上看到明朝的历史,这次我亲自去‘旅行’,亲眼目睹了朱元璋600多年前建造的明都城。如果说印象深刻的话,明代城墙和令人发指的都城街拉哈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对史书上的‘洪武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带孩子来体验的杭州游客嘉成告诉记者。 《明初南京城1:1还原》首次还原明初南京四大文化遗产:明孝陵、明城墙、明故宫、大报恩寺琉璃塔,以及明初南京城全景。明孝陵博物馆馆长王光勇说。据介绍,该项目已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文化遗产研究所、明孝陵博物馆、南京文投集团旗下文都云数字科技联合策划制作,博信宇宙研发制作。以明孝陵为主题的明代VR大空间项目,也是首个致力于明朝都城主题的沉浸式VR探索体验。核心创作团队融合学术成果和先进技术进行创新,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揭示”了一批历史上失落的建筑场景。 《重生》,首次1:1还原整个明朝南京城。 720°全景体验、4K高清影像影像、多感官互动体验……制作团队采用最新LBE+VR技术,打造400秒的沉浸式空间平方米可供免费步行和探索。在25分钟的《征途》中,基于定位追踪技术的大空间,观众可以跟随传说中翼兽的“虚拟导游”,突破时空限制“上天入地”。利用VR头盔和Slam空间定位技术,观众可以“走”、“穿梭”、“飞”以第一人称视角穿越“明孝陵”体验皇帝的祭祀,飞越“明城墙”俯瞰明朝首都全景,探索“明故城”报恩寺琉璃塔的宫殿建筑群。 安徒生童话。此外,该项目还利用高精度三维扫描和数字建模技术,实现文物古迹的毫米级数字化修复,让近年来被毁坏的几座文化建筑“重新焕发活力”。h作为明故宫的主体建筑和明孝陵。沉睡的历史“还活着”《大明王朝·应天寻龙》v The R-沉浸式探索体验项目于去年初开始策划制作。今年7月18日在明孝陵博物馆正式启动。一经推出,迅速成为南京文旅市场热门打卡项目。在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 “通过专家的研究和数字技术的还原,让孩子们‘穿越’到过去,一睹600多年前的真实面貌,感受古人建筑的智慧、工艺和结构的巧夺天工,领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非常有意义。”带孩子来体验的游客江林告诉记者。科研机构教师s也前来调查。一位研究机构的老师表示,他们计划将这个项目纳入教学计划,安排青少年体验。明孝陵博物馆文化保护专家表示,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的突破,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朽”。 “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客流高峰期间每日收入已突破万元。isbi项目运营负责人张雷向记者表示,暑假期间的游客以家庭和儿童为主,而10月份的游客则以成人为主。
(审稿人:欧云海)
上海:哪些行业、哪些类型的人才是就业市场的热点?上周六,来自四面八方的众多年轻人涌向长宁区的上海世贸会展中心。我踏着春天的脚步,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对接专项行动在此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季的序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学校也在紧锣密鼓地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季招聘市场火爆进行中。
[详细的]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
从搭载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的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高科技制造业,到“嫦娥”探月、“圆梦”船钻探调试等战略科技领域,在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年轻人的支持下创新发展随处可见。 AI浪潮来袭,“技高一筹”的年轻人人们既兴奋又困惑:人工智能会带来力量,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会?
[详细的]
上海樱花节:错峰游,年年夜樱
每年三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众多市民和游客最期待的春季活动。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年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樱花绽放”。
[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