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机器人产业明年有望探索“iPhone”时刻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1-13 09:52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张兴旺 近日,小鹏汽车发布了新一代人形机器人铁,将于2026年底量产,并优先进入商业场景提供服务。特斯拉表示,仿人机器人测试生产线已启动运营,更大规模的第三代仿人机器人生产线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国金证券认为,2026年将是全球仿人机器人行业的“iPhone”时刻,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专家认为,仿人机器人产业链有望大规模量产,完整产业链及零部件企业将受益。多家企业透露人形机器人公交车研发情况状态。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期,苍安汽车、美的集团、中联重科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仿人机器人业务的发展情况。近日,中联重科在机构调查中表示,公司将从2024年开始发布智能人形机器人,目前已推出多款自研原型机,具备软硬件融合的全栈自研能力。发布云谷体现智能大规模智能模型及工具链。机器人主要部件全部自行组装,包括关节行星模块、集成摆线、减速机、控制器、电机等,还自建了100个工位的训练场,数十台人形机器人进厂运行。 11月7日,汽车表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将与头部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人形机器人,突破人形机器人等核心技术。作为机器人的“大脑”、“能量”和“驱动力”。 11月初,美的集团表示,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工业人形机器人“Mero”开始进入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开始参与信息采集、设备维护、定点巡检以及设备装卸、物料搬运等标准作业流程等任务。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该公司的家用人形机器人“梅拉”全球首发。华金证券研报显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毒手研发逐渐从科研机构转向产业。特斯拉、玉树科技、优必选等整机公司都在用惊艳的双手进行自研。 Star Dynamics、Magic Atom、Smart Intelligence等部分公司也开发了多种类人机器人at 是灵巧的手工产品。 11月初,伟创电气发布了多款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针对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多种场景,推出包括炫手、关节模块、电机、驱动器在内的新型智能关键部件。近日,振宇科技公告称,为抢占市场增长机会,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现有业务产品产能,并发展新兴领域业务产能。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公司与宁海县投资促进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于2025年至2030年在宁海县投资建设精密制造装备及工艺装备、精密结构件、仿人机器人、精密机器人模块及零部件,总投资2。110亿元。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国信证券研报报道称,玉树科技发布新款H2 Bionic人形机器人,特斯拉明年将发布新一代Optimus V3人形机器人。机器人设计将变得更加拟人化,人形机器人的能力仍在快速提高。仿人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进入大规模量产时代,无论是整机还是零部件的链条企业都将深度受益。东方证券表示,到2025年,优必选、越显、玉树科技、致远机器人等成为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君普智能表示,公司与致远机器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致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等产品提供组装和测试服务。奥比中光表示,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可以提供3D视觉传感单目/双目结构光、激光雷达、ITOF等全技术线的视觉感知解决方案。 FEMTO系列是该公司与微软合作的相机,该公司近年来推出的Gemini 330系列双目结构光相机可用于各类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外复杂场景下的视觉应用。对于仿人机器人的客户拓展,根科表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积极拓展客户和海外客户,国内则持续推进与多家龙头客户的合作,实现小批量和大批量交付。预计2026年进入规模化阶段。产品方面,公司主攻腿式、轮式人形机器人。其主要产品为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驱动器(配备电磁编码器)。它还提供模块服务少量客户,相关产品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2025年前三季度低扭矩电机出货量约为4.3万台,同比增长约189%。东莞证券研报认为,在政策、技术、资本等诸多利好因素推动下,中国仿人机器人市场正处于产业化关键阶段,未来发展趋势被看好。据高新机器人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子化智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表示,继续看好仿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