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进山学技能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1-05 10:06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 ——摘自“十五五”规划方案 在广东惠州一家科技公司的工厂里,阿哲阿格手持仪表,专注地组装眼前扫地机器人的控制面板,动作流畅熟练。阿哲阿格是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机电技术应用。不久前,他和同学去广东参加工作实习,学习了新卡拉曼,收获了感悟。今年4月,阿泽阿格第一次走出大山学习技艺,跟随领队于禄曲来到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教育中心埃棉学子来到柯桥进行实训学习,受益于2021年实施的东西方合作项目“蓝鹰计划”。该项目旨在“完善四川职业教育培训、完善四川培训机制”。电梯维保是机电技术应用的常见场景。到达柯桥,一进实训楼,十几台电梯教学设备就让大家眼花缭乱。老师让大家都眼花缭乱。熟悉了放置警示牌、停电、电梯开启的整个流程。“老师结合不同的设备,把技术要点讲解得一清二楚。”阿泽阿格说,在熟悉技术操作的同时,他还结合三维模型掌握了工作原理,“培训的时候,他已经学得很透彻了。”白天学习,晚上复习巩固。回到埃边后,阿泽亚格继续提升自己。一有时间,他就在柯桥学校提供的电梯实训平台上一遍又一遍地解决模拟错误,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峨边职高的老师也可以通过视频连线询问柯桥的老师。后续老师的招募也磨练了更多的技能。训练期间,曲章玉露经常在场边观看。课堂上,老师设计机床误差,学生操作数控机床解决误差。 “我在学校教基础机械知识和不好的工作,有机会在浙江学习数控机床相关知识。”于禄曲昌说,更重要的是,实践训练丰富了他的教学方法。自“蓝鹰计划”实施以来,学生不能上“飞”出大山,前往东部省份参加实训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新建的实训平台和远程视频,在当地学习新技术。今年9月,峨边职业高中购买了两台数控机床,搭建了数控机床实训平台。这是学校第五个实训平台。于禄曲章主持机床培训课程,带领学员传授数控机床操作原理和技能维护技巧。从“飞出去”到“飞出去”与“留”合一,“蓝鹰工程”推动了大山深处职业教育的不断升级。 “我们与绍兴技师学院、柯桥区职教中心、绍兴市金融旅游学校签订了援外协议,派出400多名学生赴浙江实习。”峨边职业中学校长夏云华乐学院表示,不少学生毕业后就到沿海地区找到工作,从事机械加工、焊接等行业。近300名毕业生在川渝地区从事机械加工、电子商务等行业,26余名学生通过高考或自主招生继续深造。面对“十五五”规划,“蓝鹰工程”将继续发挥作用。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训平台,与更多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培养更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夏云华说道。 (编辑:单小兵)
服务热线
400-123-4567